人類的行為與認知發展包含智力、思維、邏輯分析和語言,甚至是生活與職業能力。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 1950)將人生的發展歷程,劃分成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前兒童期、學齡兒童期、青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早期(青壯年期)、成年中期(中年期)以及成年晚期(老年期)等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會遭遇並克服的新挑戰,各有其主要發展任務內涵,各階段的行為認知發展與學習經驗,將累積並遷移至下一階段,影響下一階段的發展。
然而,每個人在社會化成長過程中,經歷家庭、學校與社會規範,自我需求與社會限制兩方面調適不易,產生學習與適應上的種種問題。而教育的目的,即在設計符合各發展階段身心理需求的適性機制,以提升自我發展行為與認知能力,解決成長歷程各階段所遭遇的生活與謀職等問題,順利達成其行為與認知的發展目標,成為下一階段發展的助力。
本協會成立目的,主要在整合國際與本地產、官、學組織機構各種行為認知教育與評估、診斷、分析方法或工具等多元資源與資訊科技,因應國際化與在地的社會實務需求,發展及推廣各年齡層生活與職業等方面所需要的行為與認知能力養成所需指標,以利學習評估、職能分析、認知診斷等機制及教學服務。將考量從嬰幼兒與學齡前時期的各種教學應用與評估、學齡與青/少年期的STREAM(Science, Technology, Reading/Writing, Engineering, Art, Mathematics)、潛能開發,青壯年期的職能評估,到中老年時期認知退化、行為能力衰退問題的診斷分析等的多元需求。
此外,亦將發展教材與教具(資訊、人工智慧AI、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混合實境MR或延伸實境XR等協助認知與行為發展的技術應用)、國際證照(行為認知相關知識、理解、應用、分析能力評估驗證等)、師資培訓與認證(含既有合格教師的國際講師專業職能之訓練、規劃、評估與機構驗證)、辦理競賽等,並參與公部門標案(如:各項教育訓練練及宣導活動或托嬰與幼兒園等公辦民營機構),但不涉及行為認知的治療行為。